冬天来临,南北方的温差让不少南方人直呼“受不了”。北方的朋友们在温暖的室内撒欢,而南方的小伙伴们却在湿冷的环境中瑟瑟发抖。随气温骤降,各种取暖神器应运而生,然而,其中的一些产品却让人心疼不已,电费一个月竟然高达3000多元,真是让人没办法承受的重击!一位名为郭女士的上海居民,最近就向外界控诉了自己的电费问题,她看着去年12月的电费账单,傻眼了!一个月的电费居然超过了1000元,邻居的电费却才200多元,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番盘问,真相大白,原来是取暖器惹的祸!
随着寒冷天气的抵达,一些以取暖为名的电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南方,大家习惯利用空调取暖,但随市场的变化,取暖神器种类也慢慢变得多,从“踢脚线取暖器”、“石墨烯取暖器”到“地热垫”,五花八门的产品让我们消费者眼花缭乱。郭女士使用的便是这样的取暖电器,然而这些表面上节能的产品,实际上功率巨大,使用几小时后电费飙升令人咋舌!
不仅如此,还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年轻人的吐槽,有的人居然因为忘记关取暖器,一个月电费竟然高达3000多元!他们的使用电量触目惊心,接近1636度,逼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取暖神器是不是真的应该存在。或许,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都是为了取暖而不惜花费大把金钱,但结果让人失望,不得不思考这些所谓的“神器”到底值不值得。
更有意思的是,原本应对寒冬问题的取暖电器,像是办公桌上的加热垫、暖脚桶等,也在一些消费者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反响。一位网友在使用“3D取暖围挡”时不仅被禁锢住了腿,甚至还遭遇到自燃事故。智能的设计未必能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反而让不少人觉得是在花钱买烦恼。还有厨房用的暖菜板,虽然宣传保温,但用户评价却是“有点用,但不大。”
南方的供暖问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讨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南方的集中供暖系统发展较慢。很多人呼吁南方能像北方一样进行集中供暖,但现实是复杂的。南方湿度大,室内更容易感到寒冷,但如果想要建立集中供暖体系,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规划都是难题。而且,在南方集中供暖的需求并不高,导致相关企业不愿投资,最终大部分南方家庭只能依赖空调和各种取暖电器。在使用取暖神器的同时,用户还需警惕安全风险隐患,合理控制室内温度,消耗电力的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毕竟冬天已经来临,钱包的负担真的不小。
最后,面对当前天气特征情况,南方朋友们在购买取暖电器时,要多长个心眼,切忌盲目跟风。记得做好电器使用的安全提示,尽量在使用的过程中控制时间,让温暖伴随你度过寒冷的冬季。你在用什么取暖神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冬季保暖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