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早期的英国,作为在生产环节中具有一定独立性、掌握某种手工业技术的劳动者,被称作“工匠”。工匠主要存在于城乡家庭式的手工工场或者作坊中,一般从属于某个行业或者同业公会。在英国逐步兴起的工业社会中,工匠们既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又经历了转型时期工业化对手工业所造成的剧烈震荡以及自身社会角色最终转换所带来的阵痛,但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以及经历者,他们的形象常常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遮蔽、简化甚至曲解,作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工匠为近代英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近代早期以来至工业革命前期,英国工业的主要形式是手工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手工工厂以及作坊在生产中广泛地存在着,活跃在其中的是大批的工匠。他们有的是技术熟练者,被称为师傅;有的是技术尚不熟练、处在学习之中的,被称为学徒。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剥削压迫关系,但总体上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封闭利益共同体,他们共同从事手工劳动,养家糊口,并满足大家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行会或者同业公会则维护着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和经营秩序,打击外来的利益侵犯者。工匠处于英国社会的底层,其境况在工业革命前比非技术工人或者农民要好些,但总体上他们并未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理论科学也知之甚少,他们立足于日常所从事的手工业实践活动,更多地是凭借日积月累的经验来从事生产,但正是在这批英国的普通工匠中,涌现出一批人对机器进行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他们的推动,英国才进入工业革命,才逐步迈开了社会转型的步伐。
詹姆斯·瓦特和他的蒸汽机大概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标志性人和物了,然而人类对于他早期的工匠身份却了解不多。瓦特于 1736 年 1 月 19 日出生在苏格兰的小镇格里诺克,他的父亲是一名工匠。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各种手工艺技术,而他也乐于沉醉在各种手工艺实验中。瓦特从小体弱多病,在格里诺克文法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不得不退学在家,随后他跟随父亲学习木工、金属冶炼、机械等方面的手工艺,及至年龄稍长,他还去伦敦当了学徒,学习钟表等仪器方面的技术。当瓦特学到一定的技术回到格拉斯哥寻求独立的工作机会时,由于同业公会的阻挠,他无法像他父亲那样独立开展手工工作,而是阴差阳错地在格拉斯哥大学谋得了一份工作。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谋得的这份工作是仪器修理工(instrument worker), 这在 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和瓦特的早年学习、从业经历是相契合的。正是在这一工作岗位上,瓦特开始了对蒸汽机的改良,他在 1765 至 1790 年间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的改良工作,改良型蒸汽机提高了效率并开始实际运用于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力、水力从而革新了传统生产中的动力系统,迅速地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瓦特也通过申请蒸汽机专利获得了巨额财富,实现个人境遇的巨大转折。
瓦特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惊叹的,毫无疑问,他在那个时代是幸运的,人们曾说如果早出生几年,也许瓦特就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成就了。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蒸汽机的基础原理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被发现,却只是被用来开关神庙的门,在瓦特之前很少有人想到将其改进用来生产,即便有人意图将其改进也未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托马斯·塞维利、托马斯·纽科门便是其中的代表。
更讽刺的是,还有人因为超越时代的发明而丢了性命。德国哲学家梅林对此有过非常精到的评论:
“安东·缪勒约在 1529 年在但泽发明了一种所谓织带机,或称为纽带机或编织机等,可以同时织出四到六块织物;但是城市绅董会担心这项发明会使大量工人沦为乞丐,因此禁止使用它,并把发明者秘密地淹死或绞死了……马堡大学数学教授丹尼斯·巴铁的命运与安东·缪勒的命运同样悲惨,巴宾企图造一部工业用的蒸汽机,后来遭到各方面的反对,结果他把机器放下而造了一艘汽船。1707 年他本想乘着这艘汽船从加塞尔沿富尔达河顺流而下,航行到英国去。但当局禁止他前进,维塞尔河上的船夫就把汽船捣毁了。最后巴宾在英国穷困而死。现在可以弄明白了,1529 年安东·缪勒发明织带机或 1707 年丹尼斯·巴宾发明汽船,是比詹姆斯·哈格利夫斯在 1764 年发明珍妮机,或者比富尔顿在 1807 年发明汽船更伟大。但前者竟一无所成,而后者则获得了改变世界面貌的成功。这就证明发明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恰恰相反,经济发展才会带来发明。”
梅林的论断同样适用于英国。虽然 16—17 世纪的英国不管是政府还是市场都殷切地希望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提高效率。但又不能不考虑新发明、新创造对传统手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冲击。1624 年英国的《垄断法案》明确规定,发明不得导致麻烦,而麻烦的最大表现无外乎就是大量工人失业。但到 17 世纪末乃至 18 世纪初,英国政府对发明创造的保护明显加强了。特别是 1852 年《专利法修正案》的出台,这部法案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确立。从这一个方面看,瓦特的成功不仅在于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独特的聪明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所处的时代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与瓦特一样,处于普通工匠群体却对发明和改进机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还有许多。这一情况在当时的英国并不是个例。在工业革命最先兴起的棉纺织业中,机械发明也较早地在生产领域出现。1733 年,比瓦特稍早时代的钟表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这种机械能够借助于一条绳索带动织梭,织布工人拉动绳子使织梭来回飞越梭道,以此来实现织布的半自动化。这大幅度的提升了织布的效率,为稍后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同于后来的瓦特,这项发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为飞梭的发明导致大量的织布工人失业,人们纷纷将燃烧的怒火洒向凯伊,以至于凯伊的居所遭到工人的攻击,他本人不得不逃到法国,但是这并不能扭转棉纺织业逐步走向机械化的方向。
由于织布效率的提高,棉纱在生产中变得供不应求,从而刺激了人们提高纺纱的速度。1765 年,纺织工匠哈格里夫斯经过实验,发明了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珍妮纺纱机”,这个纺纱机装有 8 个锭子,纺纱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 8 倍,质量也更好。但是,同凯伊的遭遇类似,由于哈格里夫斯所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纺纱工人的失业,棉纱的价格也大幅度下滑,这引起了其他纺纱工人的敌视。“珍妮纺纱机”常常被愤怒的工人捣毁,哈格里夫斯所居住的房子甚至也被人点燃、烧毁,以致他不得不流落街头。直至 1770 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了“珍妮纺纱机”的专利权,这一情况才逐步好转。
在交通领域,工业革命中英国在陆上的主要运输工具由马拉车转向蒸汽机车,交通运输量和速度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自 19 世纪 30年代起,英国的不一样的地区间,大宗人和物的快速运输成为现实。乔治·史蒂芬森作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和“铁路之父”早已誉满世界,我们对于其工程师身份也早已了然于胸。不过,人们似乎对于他的早期经历不甚关注。
在获得工程师的身份之前,史蒂芬森在煤矿先后从事过司炉工、修理工等普通工匠的工作。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受限于贫穷的矿工家庭,史蒂芬森从小没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煤矿工作,在 17 岁之前他还是一个地道的文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尽管史蒂芬森长期在煤矿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他却喜欢观察、思考,渴望有一天能改善煤矿工人的工作条件。为了弥补科学文化知识的不足,更为了读懂机器上的符号和说明,史蒂芬森顶着众人的嘲笑,同小他十多岁的孩子一起在夜校接受初步教育。经过刻苦的学习钻研,他终于获得了阅读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掌握了前人已经取得的科学文化成果。此后,史蒂芬森历经了丧妻、丧女以及父亲残疾等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提升个人的工艺水平。
1812 年,由于史蒂芬森的技艺水平突出,他被煤矿的领导破格提拔为第一位工匠出身的工程师。1814 年,经过反复的实验,史蒂芬森成功地发明了可以运行的蒸汽机车。到 19 世纪 20 至 30 年代,他继续从事着改良蒸汽机车的工作,并冒着众人的不解甚至阻挠主持修建了铁路,随着铁路里程的增加和铁路运输网的完善,蒸汽机车逐渐在英国成为经济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
工匠发明家只是当时工匠群体中的极少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发明、改良也不都是由工匠来进行的,但工匠发明家对工业革命的贡献是巨大而独特的。蒸汽机等的发明是小人物的大发明,正是因这些发明创造的推动,工业革命才得以启动,英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慢慢地解体。英国工匠的这些发明很快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并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厂制度使得英国进入到工业生产的新阶段——机器工业阶段。特别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取代了原来依靠自然资源的机器,生产效率也随即大幅度提升。另外,机器的使用改变了工厂原有的空间布局,使得原先受制于自然能源的工厂可以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那些原本以河流为动力的工厂现在可以在任意一块交通便利或者土地价格低的区域设厂,工厂的规模逐步扩大,大型工厂遍布全国。
18 世纪中后期,随着机器发明、改良在生产领域的大量出现,原来的手工工厂或者作坊等家庭式生产组织形式逐渐难以满足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的需要,集厂房、机器设备、原料和能源等一切生产资料于一体并统一管理工人、工业生产过程的工厂制产生。以纺织业为例,纺织业是工业革命中最先实现机械化的经济领域,工业社会的影响也最先波及棉纺织业。1733年,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大幅度的提升了织布的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英国出现了“棉纱荒”。“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英国纺织业的局面。迅速崛起的纺织行业,让出生在英国普雷斯顿一个贫穷工匠家庭的理发师学徒理查·阿克莱特嗅到了商机。经过无数次实验,阿克莱特于 1768 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
但与一般工匠发明家不同的是,阿克莱特还具有将发明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企业家精神。精明的阿克莱特并没有止步于发明,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将发明转化为产能上。1771 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机器进行纺织生产。成为工厂老板的阿克莱特为了这家棉纺厂费尽心力。他为工人兴建村舍,吸引周边区域居民携家带口到工厂工作,以此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他制定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大幅度的提升工厂生产效率。1785 年,工厂的规模已达 3 万人,从前的“穷小子”俨然慢慢的变成了英格兰最富有的棉纺织厂主之一。保罗·曼多在《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一书中盛赞阿克莱特:
“体现出了一个新型的大制造业者,既不是一个工程师,又不只是一个商人,而是把两者的主要特征加在一起,即有他自己特有的风格:一个大企业的创造者、生产的组织者和人群的领导者的风格。”
由此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纺纱工人不仅没有因机器的出现而减少,相反,由于机器织布的增多,以及半自动的纺纱机器的出现,纺纱工人仍存在比较大的生存空间。
同纺织业相比,其他经济领域受机械化波及的速度则显得稍微滞后。机械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历经了一个漫长的社会裂变、整合过程。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整个英国工业基础才最终从家庭生产转到工厂生产。英国历史学家阿萨·布里格斯在谈论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时曾说:
“它(英国社会)并不是一下子跳跃到一种完全定型的存在之中,而是从过去接受了许多成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经历了两个世纪以后,才感悟到‘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随着传统手工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但小批量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们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消费者需求,而且手工业产品在价格上也使人们难以承受,因为机器制造的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好,手工业工匠的发展前途堪忧。
尽管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匠的生活境况并没有立即受到致命性的影响,一些领域的手工工匠队伍甚至还有所壮大,但这只是虚假的繁荣,难以长久支撑。到工业革命的中后期,随着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大量廉价而优质的商品涌入市场,致使大批的手工工匠破产,工匠们的生存条件逐步恶化。这些破产的工人或者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资产累积而成为商人或者工厂主,或者被迫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但前者只是其中的极少数,而继续从事传统手工艺工作的工匠则越来越少见。
对于少数幸运成为工业资本家的手工工匠,人们有许多描述,颇具代表性的“斯迈尔斯神话”就是一个描述工业资本家如何从底层社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成长起来的带有励志色彩的话语叙述。“斯迈尔斯神话”(the smilesean myth)其实就是关于“自助”(self-help)观念和“自我塑造之人” (self-made man)的神线 世纪的英国,人们一致认为那些在工业革命中发家致富的工业家们大多数是“自我塑造之人”。这些人大多出身卑微,生长在普通甚至是贫穷的家庭,作为工资劳动者开始其职业生涯,通过自学获得必要的知识。他们大多工作勤奋、生活节俭、品格高尚,有一些还具有发明创造才能。他们创办企业,从小打小闹开始,最终积累起巨额的财富,并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一看法来源于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改革家、道德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故得名。尽管这一叙述难免有资本家为自己的财产合法性辩护的色彩。后来的学者经过统计发现,资本家的出身大多是中等阶层或者至少是下层社会的中层,但也有部分工匠经过努力最终转化为资本家。据英国史学家威尔金斯在《威尔斯的钢铁业和马口铁业史》中对威尔斯的钢铁业的考察显示,其中大多数的工业资本家出生于附属金属行业,多数人曾做过铁匠、锁匠、铁器商或铜匠等。
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巨变,身处其中的工匠,除去工匠发明家和转为资本家的工匠外,大多数人的命运是和手工业本身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影响力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及祖辈们长久以来所从事的传统职业,不得不重新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抉择。在纺织业中,牧师埃德蒙·卡特赖特最初发明了由马驱动的织机,后来又将其改为由蒸汽驱动 , 这种机器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工业革命的中后期基本上取代了手织织布工,手织织布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1818 年,兰开夏郡的一个织工就曾写过自己的境况:“我们被社会其余的人摈诸门外,被当作无赖汉,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入不敷出。”1820 年,英国手织机织工的数量有 24 万人,其中近半数在兰开夏郡。到 1840 年前后,这一数量降到了 12.3 万人。1856 年则只剩下 2.3 万人。与纺织工匠的境遇类似,在其他的传统手工工匠工作的领域,工匠们的生活境况也逐渐地恶化。沈汉在《英国运动》一书中谈及工匠的境况时曾指出:“在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受机器生产排挤的工人,如梳毛工、印布工、手机织工、编织工、制钮扣和项链工人、制靴及制鞋工,以及工业工人,在 19 世纪上半叶,工资都一下子就下降了。”
为应对工人对工厂恶劣环境的强烈抗议,英国政府逐步采取了缓和的措施来改善工厂工作的环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对工厂作业进行干预,以保障工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经济与社会权利,并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关注技术教育问题,通过开展技术教育使更多的工人融入新的工业社会的机器生产活动中,这已是接近工业化完成阶段的事了。
从英国工匠精神形成来讲,无论是其刻苦钻研,在艰苦条件下的发明制造,还是善于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企业生产力,不能离开英国逐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相应的鼓励发明制造向社会生产力转换的具体措施。对于工匠发明家的发明,英国政府给予了充分的正视。17、18 世纪,新机器、新发明的作用已是有目共睹,如何保障发明人的利益,提高各行业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是政府以及众多发明家所关心的。专利制度是政府保护发明成果、激励发明的一项重要措施。
17 世纪,英国的专利制度初步确立起来,但到工业革命时期,专利制度仍然不甚完善。1713 年,英国议会通过《经度法案》,给予能有办法在 30 米以内精密确定经度的人 20000 英镑的奖金奖励。这部法案的初衷明确地写在了法令的开头:
“一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的难度很大;二是因为这种奖励可以鼓励人们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三是因为实验的过程需要资金。”
面对社会的工业转型,政府除了加强专利制度建设之外,1753 年还成立了一个机构——工业学会。学会成立之后,许多发明人从中获得物质补贴。作为补贴的条件,则是发明人的发明必须为社会所共享。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既保障了发明人的利益,也促进了发明创造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在工业化的潮流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各行各业的人们最终都参与了进来,传统的英国社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转型重构,是否能更高效率地适应市场慢慢的变成为一切生产和商业活动的试金石,适应工业化的阶层能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不适应的则面临淘汰流转。在工厂中操作机器进行劳动的新的工人阶层,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孕育而生,到 19 世纪,新的工人阶层在工业生产里已成为新的具有主导力量的角色之一。工业由此从家庭生产中剥离出来,除了一些机械化尚不能触及的领域外,工匠的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地位被工厂的产业工人所取代,传统的自然经济最终解体,近代工业社会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时期,一部分英国工匠基于自身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以坚毅的韧性克服了底层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多重困境,在英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鼓励发明创造向社会生产力转换政策的激励下,发明、改良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生产的机器,推动了工业生产从小规模的家庭生产向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工厂生产的转变,工业社会在此基础上逐步兴起。
在工业化的初期,传统手工业没有立即遭受毁灭性打击,部分行业的手工工人甚至增加。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它只能表明历史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非线性发展的。随工业领域机械化程度的加深,机器生产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手工工匠群体的生活工作境遇逐渐恶化。部分工匠为此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抗争,力图挽救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业并试图转变自身的命运。这一问题是英国工业化时期遇到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处理好身处劣势经济地位的工匠所面临的问题,是关乎英国社会全局稳定的重要一环,而这也是转型时期的社会大多会面临的问题。怎么来实现新旧生产能力的转变,怎么样保持新旧社会结构在转换过程中的稳定,考验着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智慧。在英国工匠为争取自己生存权的抗争之下,英国政府逐步采取了一些包括《济贫法》在内的社会福利措施,保持了社会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个创新的国度,除了需要那些天资过人的发明家,还需要国家给予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与保障。
在工业化推进的中后期,除少数领域外,传统的手工业已成为明日黄花,手工生产终究无法抗衡机器生产,英国大部分的工匠因此被迫分流,其中大部分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大生产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小生产的胜利,英国近代早期的那种家庭式独立自主的工匠生活最终也成为人类的永久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