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近年来,天水市锚定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一核心目标,重点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中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散煤治理、烟花爆竹禁放、移动源控制、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精准研判、科学施策,一连串行动、一系列举措、一盘棋布局,将“天水蓝”变为“常态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市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提升,蓝天白云已成为天水人朋友圈晒照“常客”。
眼下正值全市各地项目建设施工高峰期,8月5日,记者在秦州区颐达融樾218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进出工地的作业车辆都会经过洗车台进行自动清洁洗涤,作业区已经进行道路硬化或被防尘网全覆盖,施工现场全面围挡,防尘喷淋等抑尘设施正与施工作业同步进行。
“我们在日常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严格按照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并做好施工现场噪音、扬尘污染等情况监测,出入口醒目位置也设立了扬尘治理监督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在保证实施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群众和大气污染的影响。”施工负责人郭文超说。
建筑工地扬尘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做好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我市多部门联合整治,对目前在建的82家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做抽查检查,督促施工方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对存在严重扬尘污染问题的施工工地进行交办,限期整改。同时,环卫部门对城区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加大湿法清扫、雾炮降尘和人工冲洗频次,全面控制城区道路扬尘污染。
在麦积区罗家沟村,占地面积127.2亩的天水市成纪热源厂工程(一期)项目正在加紧实施,这是我市为加强完善城市供热体系,有效化解重点开发区域暖荒问题,推行节能减排、清洁供热而启动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之一。
据天水市供热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勃介绍,项目计划建设1座热源厂、43座热力站,供热面积达793万平方米,供热范围为罗家沟以西至罗玉小区,涵盖南北两山之间区域。“工程自去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10月建成投运。目前,已完成了引风机房、水处理间、烟囱等建筑物的施工,安装好2号锅炉的水冷壁管、分离器等设施,正在安装1号锅炉的分离器。建成后,将关停七里墩热源厂等分散供热的小锅炉房,对整个天水市的大气环境治理将有一个明显的改善效果。”王勃说。
此外,秦州区藉口镇集中供热、秦州区暖和湾片区热源厂、麦积热源厂和秦安县城区集中供热等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项目完工后,将淘汰12台共550蒸吨燃煤锅炉和2台共12吨燃气锅炉,替代1500个家用小煤炉。
今年以来,天水市积极争取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全市7个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涉及19台燃煤锅炉共申请到位中央资金4923万元,总投资3.02642亿元。目前,全市16台65蒸吨/小时之后燃煤锅炉中,4台建成时已具备超低排放能力,11台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41台6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已有8成超低排放改造建设工作。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禁放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在市中心龙城广场,宣传车上循环播放着禁燃禁放倡议书,在大街小巷的滚动电子屏、宣传栏里,禁燃禁放标语随处可见。
为了全面预防和降低因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宣传及管控工作力度,依法科学划定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时段并向社会公布,将主城区全部划定为全年全时段禁燃禁放区,在禁放区域内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外,也不再批设烟花爆竹经销点。
“今年5月以来,全市已开展进社区、进工地、进商场等‘八进’宣传活动948次,出动宣传车377辆次,签订承诺书643份,投放电子显示屏162处,张贴海报3192份,发放宣传册3691份;查处曝光违规燃放典型案件28起,罚款4900元。”天水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曹晓斌说。
下一步,天水市将继续紧盯大气污染防治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全力推进涉气问题排查整治,严格环境执法,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落细,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美丽“天水蓝”。
《中国环境报》刊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厅长葛建团署名文章:推进美丽甘肃建设 全面筑牢生态根基
《中国环境报》刊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厅长葛建团署名文章:坚决守牢核与辐射安全底线助力美丽甘肃建设
百舸争流竞风采 技能比武促成长——2024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圆满闭幕